苏辙〔宋代〕
田漫漫,耕挹挹。拔陈草,生九谷。人功尽,雨则违。苗不穗,莩不米,哀将饥兮。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楼前梅两绝
洪咨夔 〔宋代〕
相国寺
范成大 〔宋代〕
新隐四首·荷池
王洋 〔宋代〕
句
韩缜 〔宋代〕
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二
黄镇成 〔元代〕
家在烟岚五县间,碧榕桥下水潺湲。朝来雨过秋如洗,写出江南一幅山。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 〔宋代〕
梅骤开旋有落者
赵蕃 〔宋代〕
过新蓬二岭
王迈 〔宋代〕
简王元刚并寄意王理得君玉
戴表元 〔宋代〕
次韵坦夫见惠长句
黄庭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