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美人昔相见,为我鸣瑶琴。初弹别鹤怨,复奏孤鸾吟。
掩抑弄馀意,华堂夜沉沉。凉月照绮席,云飙度琼林。
一与美人别,令我忧思深。尘嚣日盈耳,何繇涤烦襟。
我欲裁嶰谷,远谐美人心。六律既已调,嘘阳翕群阴。
美人如见与,先此通微忱。相期洞庭野,共奏钧天音。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奉简钦止兼忆斯远
赵蕃 〔宋代〕
和临江庚子鹿鸣宴诗韵
彭龟年 〔宋代〕
送浩侄成都学官
李石 〔宋代〕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
高启 〔明代〕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近现代〕
偈颂十四首
释宗杲 〔宋代〕
六言 其三
章甫 〔宋代〕
从来钟鼎无梦,是处林泉可家。料事颇知风雨,逢人且说桑麻。
长江图
牟巘 〔宋代〕
双桃寄鞏经略三首
姜特立 〔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十七
释崇岳 〔宋代〕
雪雪,明明漏泄。枯木开花,虚空迸裂。无位真人彻骨寒,灯笼露柱眉毛结。
忽然晴,没可说,齐贺丰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