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奉酬般若长老
叶适 〔宋代〕
说之有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
晁说之 〔宋代〕
滕王阁三首
吴芾 〔宋代〕
次韵奉和
杨蟠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理实见分第五
释印肃 〔宋代〕
偈颂七十八首 其五
释正觉 〔宋代〕
十五日已前,有口说不得。十五日已后,无心却自然。
正当十五日,云笼无缝袄,花笑不萌枝。
送谭秘校赴江陵理曹掾先过衡阳别墅
宋庠 〔宋代〕
庚申元日口号
陆游 〔宋代〕
读通鉴杂兴
孙应时 〔宋代〕
和赵王看妓诗
庾信 〔南北朝〕